争当思想解放的排头兵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一只羊领导的一群狮子结果被由一只狮子领导的一群羊打败。一群狮子怎么会被一群羊打败呢?关键在于那群狮子的领导是只羊,失败的结局也就在情理之中。一些已到破产边缘的国有企业,将领导班子更换以后,却起死回生、效益大增,改革开放以来,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职工还是那些职工,设备还是那些设备,结果为什么相差这么大呢?这其中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起了关键作用。
时下,一些企业领导干部只要碰到一点困难,就埋怨体制不行,机制有问题。不可否认,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确存在体制、机制、发展不相适应的现实。但如果不是积极主动想办法设法解决问题图发展,而是消极等待,那这些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就难以真正解决。
领导是事业前进的火车头。俗话说:面貌变不变,领导是关键;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历史唯物主义者从不认为英雄创造历史,但也充分肯定领导者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在任何一家企业,一般群众思想不解放,只能影响个人,但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思想不解放将影响整个企业。有了开放的领导,才会有开放的群众,也才会有开放的企业发展环境。哪里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哪里的工作就开展的有声有色,企业发展就健康。
领导者如何解放思想呢?
首先便要学习。面对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通过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不断丰富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这话放在领导干部的身上更为重要。
其次要有胆识。作为领导者,有了学问,并不一定就能解放思想,把事情干好。遇事谨小慎微,前怕狼后怕虎,结果只能是错失发展良机。因此,作为领导者,在处理新问题、面对新形势时应有敢于拼搏的闯劲、敢为人先的勇气。
第三,不能放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遇事多向群众请教,多向群众学习,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任何一个改革的新举措、新思路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再好的初衷、设计也难发挥功效。只有领导干部率先解放思想,保持旺盛的激情和活力,保持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带领广大党员群众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充分释放智慧和潜能,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