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泉同志在柳北区 “知民情、解民困、促和谐”
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1月5日)
同志们:
经区委研究,决定从今年元月开始,在全区机关、镇、街道和村、社区“两委”干部中,深入开展“知民情、解民困、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社会管理创新能力,促进全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活动意义
开展“知民情、解民困、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主要目的是,组织全区各级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听人民群众想说的话,做人民群众想做的事,从而达到了解民情、拉近距离、转变作风的目的。希望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活动的重要意义。
第一,开展“知民情、解民困、促和谐”活动,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刻也不要脱离群众”。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比如: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推行了干部与群众同生产、同住、同吃;解放后,将军下连队当士兵,同住、同吃、同操练。这些,都极大拉近我们党、我们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距离,也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历史事实证明,什么时候,我们保持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的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反之,就会遭受挫折。我们都知道,联系群众并不难,难的是能够坚持经常联系群众,形成长效机制;深入基层也不难,难的是经常深入基层,长期坚持。开展“知民情、解民困、促和谐”活动,就是要克服我们过去下基层走过场、虎头蛇尾、劳民伤财、无所成效的弊病,实现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使广大干部同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同群众的感情更加深厚,干部在群众中的地位更高,努力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第二,开展“知民情、解民困、促和谐”活动,是转变干部作风的有效途径。
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干部的作风如何,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当前,我们的干部作风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开会迟到、早退,工作不扎实、敷衍了事,工作没有激情、不思进取等,这些现象长期蔓延下去,必将会影响到我们工作的开展,也影响到我们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我们开展这项活动,就是要通过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在了解民情、解决民困、开展服务中,旗帜鲜明地树立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传统优良作风,使我们干部的党群干群关系回归到正常、和谐状态,让基层居民群众真正看到,我们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打造一支群众认可、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第三,开展“知民情、解民困、促和谐”活动,是满足群众需求的迫切需要。
去年,我们进行了区、镇、村(社区)三级领导班子换届,对部分机关、街道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各级领导班子的结构都得到了优化,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这些都为我们顺利推进“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干部基础。换届已经结束,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谋划好、开展好今年以及今后的各项工作。新上任的领导班子,要想尽快了解和掌握辖区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深入基层走访调研,通过与群众的亲密接触,掌握第一手情况。开展“知民情、解民困、促和谐”活动,有利于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掌握民情、了解民困,有利于直接和群众面对面打交道,从而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所需、所求。
第四,开展“知民情、解民困、促和谐”活动,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目前,我区的社会大局总体是稳定的,但我们也要看到,新时期一些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表现突出的是征地拆迁、土地纠纷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群众就会有情绪、有怨气,就会有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行为,甚至激化演变成群体性事件,势必会影响到我区的发展步伐。开展“知民情、解民困、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让广大干部下到基层一线,听民声、访民情,切实解决群众最想、最盼、最难的现实利益问题,并从机制上、政策上进行管理创新,从根子上解决问题,有利于变被动为主动,化解矛盾于萌芽状态,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把握重点,扎实开展各项活动
开展“知民情、解民困、促和谐”活动,主要对象是:全区各村群众、社区居民以及辖区企业。参与的重点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区四家班子成员,机关、镇(街道)机关及村、社区“两委”全体干部。希望各级干部要立足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各项活动。具体来讲,就是要实施好“五大措施”,即:大走访、大征求、大解决、大讨论、大提升。
第一,开展好“万名党员进万家、千名干部下基层”大走访活动,掌握民情第一手资料。要解决老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首要任务是做好走访工作,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春节慰问、“三月学雷锋”、春耕生产、就业等工作,深入开展 “万名党员进万家、千名干部下基层”大走访活动,采取“四走进、四掌握”方式,即:走进村屯、掌握民情;走进街巷、掌握社情;走进企业、掌握行情;走进家庭、掌握心情。各级干部要按照“分片包块、上门走访、服务承诺、结对帮扶”的原则,划分好责任区和联系点,深入开展走访工作,撰写好民情日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次活动的重点主要在村、社区基层一线,各村、社区“两委”干部要求必须入户与村民、居民接触,详细了解村民、居民的生活情况、思想动态等,建立好民情台账。同时,在走访活动中,要本着“边走访、边解决”的原则,对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使农村、社区和企业成为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的民生“第一线”。
第二,开展好“谋发展、保民生、促和谐”意见大征求活动,不断理清工作思路。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开展创先争优党员承诺大行动,通过召开座谈会、恳谈会、组织生活会、现场发放调查问卷、设置意见征求箱、民生热线、访谈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社区楼栋、企业车间,集中开展一次“求发展之策、保民生之计”意见大征求活动。经济部门主要围绕我区目前工业园区建设、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深入企业、工地、重点项目一线,征求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农口部门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农民万元增收计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深入到农村一线,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劳动保障、民政、科、教、文、卫等社会管理部门要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就医、就学等问题,深入村屯、社区居民家中,开展意见征求活动;党群部门要围绕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等,深入党员群众家中开展意见征求活动;政法、综治、司法等部门,要围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开展系列意见征求活动。要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及时了解群众之所需、所盼,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开展好“问题集中整改攻坚大行动”,努力办好一批实事、好事。各单位、各部门要针对在走访、意见征求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梳理,归纳出近期、中期、长期解决的问题类型,制定问题整改工作台账,力争办成一批群众所盼的实事、好事。要集中时间,整合各级各系统力量,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 “问题集中整改攻坚大行动”,着力解决企业、项目、民生、三农、维稳以及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企业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问题,项目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方面的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问题,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的问题,社会稳定方面的问题等。同时,对工作期间随机发现的问题,要求能解决的迅速解决,给群众以信心,塑造良好的机关干部形象;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摸清情况,列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对超出本级权限,本级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分门别类进行汇总,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上报上级相关部门协调处理。要通过网站、公开栏、简报、座谈会等有效方式,及时向群众和企业反馈、公示、公开。
第四,开展好“提升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大讨论”活动,建立健全活动长效机制。各单位、各部门要针对前期党员干部下基层大走访、大整改活动中已经解决的问题,集中开展一次“提升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大讨论”活动。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研究,找出本单位、本部门在机制体制、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与现实情况不适应、不相符、不完善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完善规章制度,转变工作作风,从根子上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的重复出现,形成长效机制。对行之有效处理基层现实问题的一些工作方式方法,要注意进行理论上的提升,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做法和经验。
第五,开展“知民情、解民困、促和谐”大提升活动,建立健全“五大机制”。开展这次活动,要着眼于长远,而不是搞简单的突击式。我们要通过开展这次活动,探索建立起一套更加规范的民情走访、民困解决机制,并作为今后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方式,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载体,坚持不懈开展下去。希望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建立健全好“五大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知民情”定期走访机制;二是建立健全“问题集中研究联席会议”制度;三是“问题集中攻坚”协调机制;四是建立健全“问题整改跟踪、反馈”机制;五是建立健全定期督查机制。
三、强化措施,保证活动顺利推进
第一,加强领导,包干负责。各单位、各部门要及时召开动员会,层层发动,确保活动全覆盖。全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区四家班子领导和各镇(街道)、机关部门的“一把手”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身体力行。要建立健全活动分片包干机制,区四家班子领导、机关各部门要按照联系点安排,经常组织开展活动。镇、街道干部要重点走访“两头”,即:工作难开展村(社区)、生活困难户、上访重点户和产业发展强村、规范管理社区等。村、社区“两委”干部要对管理的屯、队、楼栋及每家每户进行一次全面走访,并分别建立好民情台账,做到每户一份民情档案。
第二,加强督查,强化考核。要建立主题实践活动督查考评机制。区纪委、区委督查室、区创先争优办要组织经常性督查,督促各单位将活动的任务和要求落实到位,并将督查情况及时向全区通报。
第三,统筹兼顾,确保实效。各单位、各部门要把主题实践活动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将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促进和提升本职工作的契机,努力做到活动、工作“两不误,双促进”。
同志们,开展“知民情、解民困、促和谐”活动,是我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转变干部作风的有力举措,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不断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以过硬的作风、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