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减灾>>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问答(7-12)

点击数:248822016-02-29 11:55:03 来源: 柳州白沙党建网

7、什么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求是精神。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寻求规律。二是怀疑精神。就是不盲从,不迷信权威,但不怀疑一切。三是实证精神。不能靠主观来判断,具有重复性,能够被别人独立验证,能够做概率统计。有些经验是有效的,但经验并不能成为科学,必须有一个检验过程。四是理性精神。以证据为基础,通过严密的逻辑、理性的思维进行判断。
  
8、什么是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指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所选取的手段、途径或活动方式。科学方法的任务是使科学研究过程规范化、最优化,是指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时的一种严密的、合理的、有目的的、有条理的思维和活动的过程。科学方法能有效地帮助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理解信息和了解社会,推进创新,实现目标。
  科学方法的内容十分丰富。人类的每一种文化活动,如科学、技术、艺术、教育、政治等中所使用的一些特殊方法,如科学工作中使用的观察方法、逻辑方法、实验方法、假说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方法等都是科学方法。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采取合适的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就会获得较高的成功率。科学方法、技术方法的创新,往往促成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和发明。一些科学家、发明家能够取得重大成就,是和他们在方法上锐意进取密切相关的。因此传播和普及科学方法,是加强对公众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造就一代新人的需要。
  
 
9、什么是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知和经验的总和,它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人的知识是后天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现实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把社会实践作为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检验知识的标准。知识借助于一定的形式,或物化为某种劳动产品,可以交流或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知识主要有三种形式: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想科学知识。科学知识随社会的实践、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千变万化,未来的科学必须更加基础化、综合化、社会化、网络化和国际化,只有在普及必要的科学知识上下工夫,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适应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当前应重点普及的科学知识有:
  (1)各种自然现象和天文现象的科学解释,宇宙起源、物质现象、地球形成、生命起源和人类进化的有关知识,各种自然灾害的科学成因,人类文明发展史尤其是科学发展史等自然知识。这类科学知识可促进社会公众建立起科学的自然观和宇宙观,树立唯物主义无神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
  (2)对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正在和将要产生重大影响的高新技术知识。
  (3)与人类身心健康、医疗、保健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这类科学知识可使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技术,科技活动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这类科学知识可使公众逐步掌握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素质。
  
 
 
10、什么是科普?
  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人类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人才培养。因此科普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之为公众所理解,用以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力,并使公众有能力参与科技政策的决策活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科普的对象是人,科普的目标是提高人的科学素质,科普的过程是用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武装人,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培育人的过程,科普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功能是通过提高人的科学素质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普和教育一样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科普工作是国家基础建设和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宏大社会工程。
  

11、科普的内容有哪些?  科普的内容十分广泛,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创造的科学知识体系、应用技术(含技能),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随着科技革命迅速发展而产生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都可列人科普内容。但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对学习和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在需求内容和层次上,则不大一样。因此,科普内容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在现阶段应当着重普及的基本内容是: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它们是相互关联的,知识是基础,思想是灵魂,方法是能力,精神是动力。科学知识的建立,离不开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规范和科学方法的使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铸成又是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的。
  12、公众理解科学与科普概念有什么不同?  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促进公众科学技术素养的提高和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与科普概念不同的是,公众理解科学技术强调科学家与公众的交互式活动,注重公众本身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公众应是科技实践的主体,公众具有参与政府对科技发展政策的决策权。因此公众理解科学能较好地反应公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互动和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一活动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一些发达国家把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看成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和未来世界竞争的关键。目前,世界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的活动已建立各种相应的组织。

【责任编辑:(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