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区党建>>党风廉政

学习:常抓作风不懈怠 铁面执纪刹“四风”——全区纪检监察机关推进干部作风改进纪实

点击数:26582014-10-21 11:02:40 来源: 柳州白沙党建网

常抓作风不懈怠 铁面执纪刹“四风”
——全区纪检监察机关推进干部作风改进纪实
 
这是一份全区万余名纪检监察干部与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奋战一年多交出的成绩单:
查处在公务活动和节日期间赠送、接受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案件5675人;查处公款大吃大喝、参与高消费问题4468人;全区压缩“三公”经费8亿元,因公出国(境)减少557批次1773人……
在全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解决问题开局亮剑、以正风肃纪先声夺人、以专项整治寻求突破,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强化监督执纪问责,针对不良作风积习甚深的问题,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以铁的纪律“刹四风”、转作风,促进了全区干部作风的切实改进,为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力护航。
突出重点 专项治理
专项整治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力抓手,是集中整治“四风”顽症的一剂猛药。全区纪检监察机关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入手,“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哪方面作风问题突出就整治哪方面”,发挥监督职能,以零容忍、斩乱麻的气度整治各种歪风乱象。结合两批教育实践活动实际,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会同多个部门确定了整治方向、制定了整治方案。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车问题,纪检监察机关专门成立公车治理办;针对公职人员进出会所造成负面影响问题,纪检监察机关专门下发通知、组成专门督查组整治……全区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或参与整治了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新建滥建楼堂馆所,“三公”经费开支过大,奢华浪费建设,整治培训中心的腐败浪费,“会所中的歪风”、党员干部参与赌博、党员干部纵酒、会所中的歪风、基层领导干部“走读”等20多项突出问题。
——着眼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牵头或参与了开展清理整治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新建滥建楼堂馆所,“三公”经费开支过大,奢华浪费建设,整治培训中心的腐败浪费,“会所中的歪风”等方面专项整治。共查处在公务活动和节日期间赠送、接受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问题5675人,查处公款大吃大喝、参与高消费的问题4468人;清理清退超标配备公务用车2693辆,共调整清理办公用房16.3734万平方米、停建楼堂馆所10356.8255万平方米;压缩经费8亿元,因公出国(境)人数减少557批次共1773人;规范管理公园、景区、历史建筑、纪念胜地、文体馆所等公共场所私人会所17家,关停公园内私人会所15家,规范管理其他区域的私人会所655家,关停其他区域会所7家。
——着眼增强干部的纪律意识,牵头或参与了整治党员干部参与赌博行为、党员干部纵酒行为、清理收受“红包”及购物卡行为、清退干部职工违规多占住房等方面专项整治。共查处党员干部参赌涉赌案件123165人;严肃查处平南县“10·28”涉警涉枪事件、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违规接待问题等典型案件;主动上交“红包”及购物卡141人,共计87.85万元,查处77人,金额982万元。在清退干部职工违规多占住房方面,目前该专项活动已转入清退整改阶段。
——着眼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开展了清理检查财政供养人员“吃空饷”等方面专项整治,进一步严肃了政治纪律。共发现“吃空饷”人员803人,涉及金额3337.81万元,已追回、收缴“吃空饷”资金1801.86万元。排查出1287名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符合条件不用清理188人,已清理企业兼职人数1099名。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通过专项整治,文山会海少了,领导讲话短了,公务接待费用降了,干部深入基层多了……
重拳出击 整风肃纪
广西林科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违规购买发放月饼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处分,所用公款全部退缴;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铺张浪费和收受礼金购物卡受撤职处分;上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违规购买使用公车、玉林市玉州区财政系统违规用公款出国旅游等被严肃处理,永福县委违规发放考核奖金被查处……
虽然中央和自治区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仍有党员干部顶风违纪、我行我素,对此自治区党委立场坚定、态度坚决、毫不含糊。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要求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严厉打击‘四风’突出问题,绝不妥协、绝不姑息。”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纪委书记邓卫平亲自布置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四风”各项具体举措,并强调“要时刻紧绷纠‘四风’这根弦,坚决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敢于“唱黑脸”“当包公”,进一步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监督和执纪问责,对违规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20136月至12月,来宾市政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先后组织由政协副主席带队的8个课题调研组分11批次赴外省调研,其中10批次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同时各组均不同程度存在超调研内容和行程到景区景点旅游,或以调研为名变相公款旅游等问题,影响恶劣,自治区党委、自治区纪委高度重视,立即进行严肃查处。网民在当地论坛上纷纷“拍砖”叫好。
在查处领导机关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同时也盯紧一些违法违纪主体级别低、涉案数额不大,但涉及群众多、社会影响恶劣的作风案件,认真查处了违规使用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损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如严肃查处了梧州市万秀区旺甫镇老义村委会原主任林敏记受贿案、贵港市港南区湛江镇建设站原站长杨志平等人滥用职权受贿案;钦州市灵山县三隆镇政府原副镇长廖庆龙等人受贿案;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规划建设管理站原站长覃俊介滥用职权受贿贪污案;防城港市东兴市马路镇北联村党支部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何祥辉伪造材料骗取补助贪污受贿案;玉林市博白县水鸣镇上庄村党支部原书记包书江截留补助贪污案;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政府原民政助理韦道福等人虚报冒领贪污案;崇左市大新县那岭乡巴兰村党总支部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凌志坚等人受贿案;桂林市永福县永安乡凤凰村党支部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蒋承礼贪污行贿案;百色市德保县东凌乡陇桥村村委会原主任覃安冲等人受贿案等。
据统计,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办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作风建设方面的问题674件,处理868人,处分258人,每一起案件均点名道姓通过纪检监察门户网站、微博、新闻媒体等平台进行了陆续通报,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落实“三转” 作出表率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机关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纪检监察机关担负着“双重职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自查自纠“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执纪监督问责,坚决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确保自身教育实践活动走在前列,做出表率。
“不准谋取政策规定以外的任何利益;不准违反规定私自驾驶公车;不准有损害纪检监察干部形象的言行……”走进自治区纪委监察厅办公楼,这样的规章张贴在醒目的地方,让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时时受到教育。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自治区纪委进一步细化规定,明确提出了“6个不准”和“9个严禁”,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不可触犯的高压线。自治区纪委常委会带头执行、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6个不准、9个严禁”,完善工作规则和工作制度,制定了反对“四风”若干规定,提出了6个方面的20项具体落实任务,在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公款出国(境)、廉洁自律、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进行明确规范,推进作风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
针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今年5月,自治区纪委监察厅机关对内设机构进行了全面改革,整合了4个内设机构,新设了两个内设机构,重组了两个内设机构,更名了两个内设机构。经过两轮调整,自治区纪委监察厅机关执纪监督机构达到13个,其中纪检监察室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7个,增幅达75%;具有执纪监督职责的行政编制为104名,占机关行政编制比例的63.8%,进一步盘活了人员编制,提升了履职能力。针对以往力量分散、四面出击、监督合力薄弱等问题,积极转变执纪监督问责方式,自治区纪委监察厅从调整议事协调机构入手,把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主动撤销或退出参与的与主业关系不紧密的议事协调机构,从原有的各类议事协调机构199项,撤销或退出181项,保留或继续参与18项,精简比例达91%。同时改进监督方法,坚持以发现和查处腐败问题为主,突出执纪监督和问责追究,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引人注意的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均从组织上强化内部监督,专门设立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负责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接受举报并进行初核、审查等。对履职不到位、工作不实、作风飘浮等纪检干部,纪检监察机关绝不袒护、毫不手软。桂林市永福县违规发放考核奖金问题曝光后,自治区纪委迅速介入调查,在给予相关责任人相应处理的同时,给予永福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经翠艳党内警告处分,并调离纪委书记岗位。纪检监察机关不护短、不偏袒的作风,敢于向“自家人”开刀之举,既匡正了“家风”,也提振了广大民众对纪检监察干部的信心,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许。(文章来源-广西日报,作者-卢建宁 赵歧阳)
【责任编辑:(Top) 返回页面顶端